2004年10月1日实施的几类食用油国标把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,精炼设备是专门精炼食用油的设备,根据油脂精炼程度不同划分出了食用油的不同等级,食用油精炼得越好,等级也就越高,不同等级的食用油各项成分和质量的限定值不同,在用途上也有所区别。
精炼设备只对三级油和四级油经过简单的脱酸、脱胶就可以了。二级以上的油必需脱色,因为毛油都是有颜色的,等级越高颜色越浅。另外,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味道,所以还要进行脱嗅,同时提高油的烟点。
精炼设备对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较高,经过了脱胶、脱酸、脱色、脱臭等工艺,具有无味、色浅、烟点高、炒菜油烟少、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。精炼后,一、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,如菜油中的芥子甙等成分被去除,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,如大豆油中的胡萝卜素,在脱色的过程中就会部分流失。
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,只经过了简单脱胶、脱酸等程序。其色泽较深,烟点较低,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,大豆油中甚至还有较大的豆腥味。但由于其精炼程度低,三、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,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、叶绿素、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。